防水属于隐蔽工程的一部分,也被称为隐蔽工程的重中之重。防水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日后居住的安全性,甚至会影响邻里关系。那么在新房装修过程中,室内哪些空间是需要做防水的呢?防水施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就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需要做防水的空间以及防水施工注意事项,准备装修以及正在装修的业主朋友们,赶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需要做防水的空间
卫生间是住宅中用水频率最高、环境最潮湿的区域,地面和墙面都需要做防水。地面防水必须覆盖全部面积,尤其是地漏、管道根部等接缝处需用密封材料加强处理。墙面防水则要分干区和湿区,湿区通常要做到至少1.8米的高度,干区墙面防水不应低于0.3米。若卫生间与相邻房间共用墙体,建议整面墙做防水处理,避免水汽渗透导致隔壁房间墙面返潮或发霉。对于安装了浴缸的区域,墙面防水高度应高于浴缸上沿30厘米以上,防止积水沿缝隙渗入墙体内部。此外,卫生间的门槛石节点需用防水砂浆堵实,并涂刷防水涂料,形成连续密封的防水层,避免水从门洞溢出至其他区域。
阳台,尤其是开放式阳台,长期暴露于风雨环境中,防水也不可忽视。地面必须全面防水,并保留一定排水坡度,确保雨水能顺利流向地漏。墙面防水高度建议做到30厘米以上,若阳台放置洗衣机或洗手台,则墙面防水应不低于1.2米,并重点关注地漏和管道接口的密封处理。封闭式阳台虽不受雨水直接冲刷,但晾晒衣物、养植花草仍会产生大量水汽,因此同样需按标准施作防水层。
厨房防水则要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做或者不做。如果厨房做防水,一般建议地面满做防水层,并向墙面延伸30厘米以上,洗菜盆背后的墙面区域应做到1.2米的高度,防止洗涮时溅水渗透墙体。
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注意基层处理。基层必须坚固、平整、无裂缝、无油污和松散物,任何空洞或凹凸不平处都需用水泥砂浆修补抹平。基层含水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不超过9%,过于潮湿会影响涂料成膜,过于干燥则可能导致基层吸收涂料中的水分,影响防水效果。处理完成后需彻底清扫基层,确保无灰尘、砂粒等杂质,以保证防水涂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注意防水材料的选择。目前主流材料包括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和防水卷材等。厨房、卫生间等室内空间宜选用环保型柔性防水涂料,其延展性好,能适应基层轻微开裂。而阳台、天台等户外区域则需选择耐候性强、抗紫外线的材料。需要提醒的是,不同材料有其特定的施工方法和配合比例,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调配和涂刷,严禁混入其他物质或随意加水稀释。
注意施工规范。涂刷时应先对管道根部、地漏、墙角等细节部位涂刷增强层,再进行大面积施工。每遍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确保无遗漏、无气泡,厚度均匀达标,通常不少于1.5毫米。涂刷间隔时间需依据材料特性而定,待前一遍涂层表干后再进行下一遍施工。
闭水试验不能忽视。试验前需将排水口密封堵严,门口砌挡水坎,然后蓄水深度不低于2厘米,并标记水位线。闭水时间至少持续24小时,结束后观察水位是否下降,并到楼下住户检查天花板有无渗漏痕迹。若出现渗漏必须立即排查原因,修补后重新试验,直至完全合格。
如果是别墅或者底复等住宅,一般地下室也是需要做防水处理的,且是内外结合的全方位防水防潮。内墙可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外部则需铺设排水板并设置排水沟。以上就是关于房屋装修防水施工的相关内容介绍,有装修需求的业主朋友们,欢迎来山水装饰了解详情,将有资深设计师为您量身定制设计方案。